From f06fd7b5e5591d863a18332f2838353918577018 Mon Sep 17 00:00:00 2001 From: cyq <1056374449@qq.com> Date: Thu, 28 Nov 2024 20:12:12 +0800 Subject: [PATCH] =?UTF-8?q?3DB=E8=AE=BE=E8=AE=A1=E8=AE=BE=E6=83=B3?= =?UTF-8?q?=E8=8D=89=E7=A8=BF?= MIME-Version: 1.0 Content-Type: text/plain; charset=UTF-8 Content-Transfer-Encoding: 8bit --- 3DB设计.md | 65 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 1 file changed, 65 insertions(+) create mode 100644 3DB设计.md diff --git a/3DB设计.md b/3DB设计.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..3e155a0 --- /dev/null +++ b/3DB设计.md @@ -0,0 +1,65 @@ +# 3DB +分别为kvDB,indexDB,metaDB。其中,前两个和之前存储内容相同,metaDB用来维护与并发控制相关的内容 +为了达成一致性,这里需要要有一个全局唯一的seq或者timestamp。这个信息编码在userkey中,比较器要进行对应修改,metaDB要按照先后顺序排列,另外两个不用考虑timestamp +# 具体操作 +这里将操作类型进行分类:普通put和get,索引put和get,创建(删除)索引。 +接下来将根据这个分类进行阐述 + +## 普通put和get +普通get直接调用kvDB的get +普通put要判断当前是否进行索引put和创建(删除)索引操作。如果有,则需要进入taskqueue等待。 + +## 索引put +如果当前字段中没有需要创建索引的,那么就是普通put + +如果当前没有正在创建(修改)的索引或者之前的对于同一个key的索引put,则首先向metaDB写入标记`(key,creating/deleting)`,表示事务的开始。然后构建请求,并向kvDB和indexDB分别写入。所有的请求的时间戳都和metaDB中标记的时间戳相同。全部完成之后,将之前在metaDB中的标记delete,表示事务的结束。 + +如果当前有正在创建(修改)的索引或者之前的对于同一个key的索引put,则判断本次put是否含有对应的索引,如果没有则按上面一段的操作进行。如果含有,则加入之前设计中的taskqueue,在索引创建完成后会进行处理。 + +我觉得:索引put涉及到了indexDB和kvDB两者之间的原子性 + +## 创建(删除)索引 +在进行这个操作之前对metaDB写入一个标记`(field,creating/deleting)`,表示在field上创建(删除)索引操作的事务的开始。(注:这里的key是包含了时间戳或者seq的)。 + +之后扫描kvDB,构建相应请求,对indexDB进行写入,这里也是通过writebatch写入的。写入完成之后,将之前的标记清除,表示当前的事务结束了。之后对于taskqueue里面的请求进行处理,完成之后,唤醒taskqueue中的请求。 + +我觉得:创建(删除)索引这个操作实际上只对indexDB进行了写入请求,并不涉及indexDB和kvDB两者之间的一致性 + +## 索引get +如果没有索引,则返回;如果索引正在创建,则存到taskqueue中,在索引创建完成之后进行处理(这里或许也可以直接返回);如果存在索引则将请求发往indexDB。 + +# 一致性,崩溃恢复(recovery) +## 创建(删除)索引 +如果meta中存在记录`(field,creating/deleting)`,则表示在创建(删除)索引的过程中的某个时间节点崩溃了。 + +如果在metaDB写入标记后崩溃,indexDB写入前崩溃。由于这个操作只涉及indexDB,且与当前创建(删除)索引相关的写入请求都被阻塞了,所以只要再扫描一遍全部的kvDB构造index写入请求就可以了。 + +如果是在indexDB写入完成之后崩溃,这实际上已经完成了创建(删除)索引操作,所以把metaDB中的标记清除即可。 + +这里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如何判断崩溃时间点。对于写入标记前后通过metaDB中的记录判断。对于是否对indexDB完成写入通过能否在indexDB中找到对应的索引判断,因为索引是一个writebatch整体写入的,有原子性。 + +## 索引put +索引put涉及到kvDB和indexDB写入的一致性,这一点通过时间戳机制来保证。 + +如果metaDB中有记录`(key,creating/deleting)`,那么表明索引put过程中的某个时间节点崩溃了。由于kvDB和indexDB的写入是并发进行的,所以可能会出现四种情况: +1. kvDB和indexDB写入均未完成 +2. kvDB写入完成而indexDB未完成。 +3. kvDB写入未完成而indexDB写入完成 +4. 两者写入都完成,但是没有清除记录 + +kvDB的写入情况的判断如下:通过metaDB中的记录的key,查询kvDB。如果是creating操作且记录不存在或者得到的时间戳不等于metaDB记录的时间戳,则表明写入未完成;如果是deleting,如果存在记录,则表明写入未完成。 + +indexDB的写入情况判断如下:扫描indexDB,如果是creating操作且记录不存在或者得到的时间戳不等于metaDB记录的时间戳,则表明写入未完成;如果是deleting操作,如果存在对应的二级索引,则表明写入未完成。如果在kvDB中能够得到相应的kv,可以通过kvDB中的kv查询二级索引。 + +分别讨论creating和deleting操作下的四种情况的崩溃恢复的过程: +1. 如果是creating,则清除metaDB中的记录;如果是deleting,则继续delete +2. 如果是creating,则根据kvDB的写入构造请求写入indexDB;如果是deleting,则遍历indexDB删除对应的索引 +3. 如果是creating,且kvDB中有旧值,则将indexDB中所有相关的字段清除后根据旧值创建索引;如果是deleting,删除kvDB中的kv对 +4. 直接清除记录 + +当然,这些处理的方式会比较的细,总的来讲,只要kvDB完成写入,那么indexDB就可以完成更新;如果写入未完成,那么indexDB就需要用某种方式回滚。 + + + + 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