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 can not select more than 25 topics Topics must start with a letter or number, can include dashes ('-') and can be up to 35 characters long.
 
 

6.2 KiB

设计文档

王雪飞,马也驰

1.项目概述

本项目的背景是提升 LevelDB 在高写入负载场景下的性能。LevelDB 是一种轻量级的键值存储引擎,但在数据频繁更新或大值(Large Values)存储场景下,由于数据写入和合并(Compaction)过程的设计,其性能可能受到显著影响。为解决这一问题,项目目标是实现 KV(Key-Value)分离机制,以降低写放大现象并提高存储效率。

具体实现内容包括在 LevelDB 内部引入 KV 分离功能,即将键(Key)与值(Value)存储到不同的存储介质中。通过修改 SSTable 的结构设计,将键与指向值的指针存储在原有的文件中,而将实际值存储到单独的文件或存储介质中,从而减少 Compaction 操作对大值的处理负担。此外,项目还优化了数据访问逻辑,实现了值文件的高效读写支持。

该功能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:

  1. 适用于大值写入频繁的场景,如日志存储、视频元数据管理等。
  2. 提升 SSD 等固态存储设备的寿命,减少写入放大带来的磨损。
  3. 在混合存储架构中,提高冷热数据分离的效率。

2. 功能设计

2.1 字段设计

设计目标: 能够准确描述kv的属性数量,以及每一个属性的名称和字节数量。

设计思路: key的格式:| key | vlog_fileno | value_offset | 单个value的格式:| {attr1名称长度(定长), attr1名称(变长), attr1的偏移量(定长)}, ...{attr1长度(定长), attr1内容(变长)}, ... |

2.1 KV分离

设计目标: 将value的存储和key在lsm tree中的存储分离,降低lsm tree的GC开销

设计思路:

  1. value的分离式存储 我们使用若干个vlog文件,为每一个vlog文件设置容量上限(比如16MiB),并在内存中为每一个vlog维护一个discard计数器,表示这个vlog中当前有多少value已经在lsm tree中被标记为删除。
  2. 存储value所在vlog和偏移量的元数据 我们在key和vlog中添加一个vlog_page的中间层,这一层存储每一个key对应的value所在的vlog文件和文件内偏移,而lsm tree中的key包含的实际上是这个中间层的slot下标,而每一个slot中存储的是key所对应的vlog文件号以及value在vlog中的偏移。这样,我们就可以在不修改lsm tree的基础上,完成对vlog的compaction,并将vlog的gc结果只反映在这个中间层vlog_page中。这个vlog_page实际上也是一个线性增长的log文件,作用类似于os中的页表,负责维护lsm tree中存储的slot下标到vlog和vlog内偏移量的一个映射。这样,通过vlog_page我们就可以找到具体的vlog文件和其文件内偏移量。对于vlog的GC过程,我们不需要修改lsm tree中的内容,我们只需要修改vlog_page中的映射即可。
  3. vlog_page文件和vlog文件的GC 对于vlog文件,我们在内存中维护一个bitmap,用来表示每一个slot的使用情况,并在插入和GC删除kv时进行动态的分配和释放。对于vlog文件的GC,我们用一个后台线程来扫描所有vlog的discard计数器。当某些vlog的discard计数器超过某个阈值(比如1024),我们就对这些vlog文件进行GC过程,当GC完成之后将vlog_page中的slot元数据进行更新,再将原来的vlog文件进行删除,GC过程就完成了。

3. 数据结构设计

key的格式:| key | vlog_page_slot | vlog_page: | slot0:{vlog_no, offset}, slot1:{vlog_no, offset}, ... |

对于每一次读取,用户线程先读取lsm tree中key的slot下标,然后到vlog_page中读取对应的slot内容(每一个slot都是定长的),之后再在这个slot中读取value所在的vlog文件号和偏移量offset,之后到对应的vlog文件中读取value。

但是这又带来了一个问题,我们该如何管理vlog_page这个文件?当插入新的kv时,我们需要在这个vlog_page中分配新的slot,在GC删除某个kv时,我们需要将对应的slot进行释放。这里我们选择在内存中维护一个可线性扩展的bitmap。这个bitmap中每一个bit标识了当前vlog_page文件中对应slot是否被使用,是为1,不是为0。这样一来,在插入新kv时,我们可以用bitmap来分配一个新的slot(将bitmap中第一个为0的bit设置为1),将内容进行写入;在GC删除某个kv时,我们将这个slot对应的bitmap中的bit重置为0即可。

4. 接口设计

这里只展示和vlog以及GC无关的接口,vlog的创建,管理以及后台线程的GC设计到vlog等新数据结构的实现,较为复杂和庞大,这里不做展示。我们只列出与kv的插入有关的新接口:

  1. 搜索vlog_page文件: Status find_slot(const Slice& key, Slot *slot);
  2. 搜索vlog文件: Status find_value(Slot *slot);
  3. 分配新的slot: Status allocate_slot(Bitmap *map, uint64_t *s);
  4. 释放slot: void deallocate_slot(Bitmap *map, uint64_t *s);

5. 功能测试

单元测试:

  1. 测试插入后,是否能读取成功。
  2. 测试插入超过初始vlog_page等slot数量之后,是否还能正常插入,检查vlog_page文件等线性可扩展性
  3. 测试插入后,进行删除,等待GC完成后再读取value和vlog的大小,看看GC过程是否正常进行。

性能测试:

  1. 测试插入的吞吐
  2. 测试在只有删除的情况下,GC的效率
  3. 测试在插入和删除不同比重的负载下,系统的吞吐情况

6. 可能遇到的挑战与解决方案

列出实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难题及其解决思路,如如何处理GC开销、数据同步、索引原子更新等问题。 各种参数的设置,比如vlog的容量上限,以及vlog_page的bitmap管理方式是否足够高效?以及在GC过程中如果对被GC中的vlog进行写入该让用户线程和后台线程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同步?vlog_page的读写放大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。

7. 分工和进度安排

功能 完成日期 分工
vlog中value的存储格式 12.8 王雪飞
vlog_page实现 12.8 马也驰
vlog的GC实现 12.29 马也驰
性能测试 1.5 王雪飞
功能测试 1.5 马也驰